概伦电子688206股票,概伦电子鲁信创投

2023-12-0920289

内容导航:
  • 新股上市有哪些股
  • EDA 迎发展机遇,哪些公司值得关注?
  • EDA探索之路 发现更多国产芯片新机遇?
  • 华大九天发行价是多少
  • 国产EDA,到底能不能打破海外三巨头垄断?
  • 国内eda上市公司龙头股
  • 新股上市有哪些股

    新股提醒:11月30号下周一有1只新股申购,凯龙股份002783价28.68限0.8万,满额申购需要约23万,资金解冻日12月3日;下周二有8只新股申购,中坚科技002779、三夫户外002780、润欣科技300493、邦宝益智732398、安记食品732696、道森股份732800、博敏电子732936、读者传媒732999,满额申购需要约108万;下周三有1只新股申购,中科创达300496,满额申购需要约23万。这10只新股均沿用旧规申购发行,全部打满需要约154万。仅供参考

    EDA 迎发展机遇,哪些公司值得关注?

    根据GII research 数据,2023 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份额约为27%,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国产EDA 工具销售额在2023-2023 年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23 年,国产EDA 工具实现9.1 亿元的销售额,其中境外销售为1.5 亿元,境内销售额为7.6 亿元。同年国务院发布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研究开发政策、进出口政策等八大方面为EDA 行业助力。

    需求、供给、政策三重驱动,目前国内已经具备了EDA快速发展的基础,EDA 产业国产化趋势未来有望加速。在此背景下,我个人认为以下上市公司可重点关注:

    1、爱建集团(600643)

    上海爱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持股100%)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5,000万元,经营范围为投资管理,资产管理,商务咨询,工程管理领域内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爱建资产持有上海建元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4.75%股份,其投资了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EDA龙头企业华大九天。

    2、台基股份(300046)

    2023年5月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公司开发和应用EDA软件,专用于支持客户利用本公司产品和技术资源,以完善客户产品设计和提升工程应用设计。“建设EDA仿真中心”是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建设内容的一部分。

    3、欧比特(300053)

    2023年5月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公司注重宇航电子科研、生产、测试等方面基础条件的建设,先后建成了集成电路EDA设计平台、SIP立体封装数字化生产线、SOC陶瓷封装生产线、数字化电装生产线;SOC芯片自动化测试平台、SIP自动化测试平台;AIT车间;环境试验中心、EMC/EMI环境实验室等。

    4、东土科技(300353)

    公司2023年出资1000万对中科亿海微进行增资,中科亿海微致力于自主设计芯片架构、电路以及EDA软件。2023年5月,公司在互动易平台表示,公司参股公司物芯科技、神经元网络、中科亿海微(持股8.75%)均从事芯片设计业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个人观点,感谢大家持续关注!

    EDA探索之路 发现更多国产芯片新机遇?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华大九天(301269)、概伦电子(688206)、广立微(301095)、华润微(688396)等。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EDA市场规模;中国EDA市场规模;中国EDA销售量

    行业概况

    1、EDA定义及分类

    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软件的简称,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软件,来完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芯片的功能设计、综合、验证、物理设计(包括布局、布线、版图、设计规则检查等)等流程的设计方式。

    EDA工具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软件是工具的核心,分为仿真工具、设计工具、验证工具三种类型;硬件是用来加速仿真、验证速度的服务器和专用工具。

    2、产业链剖析

    EDA行业衔接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测,对集成电路行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有重要影响。从集成电路设计的角度看,设计人员必须使用EDA工具设计几十万到数十亿晶体管的复杂集成电路,以减少设计偏差、提高流片成功率及节省流片费用。从集成电路制造的角度看,芯片制造工艺不断演进,而新材料、新工艺相关的下一代制造封测EDA技术将给集成电路性能提升、尺寸缩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EDA工具贯穿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所有流程。

    EDA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及其他辅助性软件等供应商。EDA行业中游为EDA企业。EDA行业的下游主要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企业。

    EDA行业的上游硬件设备代表性企业有苹果、惠普、戴尔等;操作系统代表性企业有微软、苹果等;开发工具代表性企业有微软、甲骨文等;辅助性软件代表性企业有IBM、金蝶国际软件集团等。

    EDA行业的中游EDA代表性企业有Synopsys、Cadence、Siemens EDA、华大九天、概论电子等。

    EDA行业的下游芯片设计企业有英特尔、三星、华为海思、紫光集团等;晶圆制造代表性企业有台积电、中芯国际、三星等;封测代表性企业有美国安靠、联合科技、nepes等。

    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EDA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真正开始,较全球EDA行业的发展晚了十年,并且自1986年国产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熊猫系统”诞生之后的第二个十年,国内EDA行业并未有实质性的成功。直到21世纪初,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国内EDA产业才陆续展露出新的生机。2023年至今,国家大力推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EDA行业应势发展。

    行业政策背景

    EDA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半导体领域的“软实力”。为了加快拉近与发达国家EDA研发水平的差距,中国积极推进中国EDA的发展,近年来发布了多项鼓励支持政策。

    从前瞻统计得到的各省市部门出台的与EDA发展相关的政策数量来看,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北京市等对EDA行业发展有较多政策支持,其中北京市将EDA工具的发展重点布局于海淀区,上海市布局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培育国家级EDA平台,广东省引进培育一批集成电路设计、EDA工具研发和IP核设计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江苏省则逐步构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协同发展格局。

    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EDA行业现状

    EDA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内属于“小而精”的产业链环节。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和电子系统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EDA技术发挥的作用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根据电子系统设计(ESD)联盟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EDA市场规模为132.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77%,2023-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4.71%。

    2、中国EDA行业现状

    EDA行业入门门槛高,成本弹性大,对性能依赖性强,因此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中国本土有实力的EDA企业并不多。目前,中国市场上主要EDA软件供给企业包括华大九天、芯禾科技、广立微、九同方微、博达微、概伦电子、创联智软等。这些企业虽然在全流程产品上和海外巨头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在具体业务上各有所长。

    近几年中国网络信息技术行业快速发展,给EDA软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EDA软件需求广泛,各大通信企业如华为、中兴等以及电子企业如天弘电子、宏碁乃至互联网公医药公司等,均对EDA软件有广泛的需求,所需求的EDA软件包括Allegro、PADS、AD等。然而,由于EDA三巨头几乎在所有细分领域都有产品涉及,这也造成了中国本土企业突围难的困难局面。

    作为芯片领域最上游的产业,EDA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内属于“小而精”的产业链环节,并应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的所有环节。EDA市场需求与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近些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市场应用带动下,2010年以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增速全球领先的势头,全国集成电路销售额达到10458亿元,同比增长18.2%。受到下游集成电路市场需求拉动,2023-2023年中国EDA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EDA行业市场规模达到93.1亿元,初步统计2023年中国EDA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中国EDA企业竞争格局

    中国EDA行业企业大致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的企业是以新思科技(Synopsys)、楷登电子(Cadence)、西门子EDA(Siemens
    EDA)为代表的国外EDA行业;第二梯队是国内市占率相对较高的EDA本土企业,包括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广立微等;第三梯队是近两年以来在EDA赛道上发生融资事件的企业,这些企业都在为中国EDA行业发展做贡献。

    2、中国EDA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EDA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和上海市。截至2023年9月,广东有EDA行业相关企业数超过50家,排在第一位,代表企业有比昂芯、贝思科尔、鸿芯微纳、海思半导体、中兴微电子等,浙江省EDA企业有广立微、芯起源等;江苏省EDA行业企业有泓泰软件、芯华章科技,北京市EDA行业企业有华大九天、芯愿景等;上海市EDA行业代表企业有概伦电子、立芯软件、思尔芯等。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EDA软件工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尽管中国EDA行业起步慢,与全球相比发展仍然处于初始水平,同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对中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发展充满不利因素,但中国在近年来对EDA行业的发展从政策导向、下游需求推动,以及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对EDA行业发展都带来有利影响。总体而言,中国EDA行业发展势在必行。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面向EDA工具领域,驱动EDA工具市场规模提升的有利条件包括我国半导体产业总规模的快速扩张、设计企业从市场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过程中对EDA工具需求量的大幅提升、在建产线的陆续投产、行业市场实体数量的持续增加等。初步预测到2027年中国EDA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50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EDA软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华大九天发行价是多少

    被称为“芯片之母”、用于设计芯片的软件EDA产业,将向资本市场输送一名新兵——华大九天(301269.SZ)。作为芯片的上游产业,国产EDA(一般指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华大九天的竞争对手们也在积极推进上市进程。 2023年底,概伦电子(688206.SH)成功登陆科创板,抢先成为国内EDA第一股。但作为目前中国唯一能提供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的本土企业,即将登陆创业板的华大九天稀缺性不言而喻。 图虫创意-959994537352495107.jpe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近日,华大九天公布其发行价为32.69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333.39倍,是2009年创业板开板以来发行市盈率最高的新股,保荐承销商为。华大九天预计募资25.51亿元,实际将募得资金35.5亿元,超募10亿元。 超高市盈率令打新股民望而却步,但仍有不少人决定“险中求富贵”。7月25日,华大九天公布其发行结果公告,其网上发行3083.65万股,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239936股,仅占其网上总发行股数的0.78%。 就公司本身质地而言,华大九天333.39倍的市盈率是否被高估? 近日,时代财经联系华大九天相关负责人,对方称,“近期公司忙于上市暂时无法接受采访。” 打破创业板记录 7月17日晚,华大九天公布了发行公告。其公告显示,华大九天将发行价格定为32.69元/股,这个价格所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333.39倍。 时代财经发现,这是创业板自2009年开板以来发行市盈率最高的新股。在此之前,发行市盈率最高的是2023年1月份上市的铜冠铜箔(301217.SZ),为249.03倍,在当时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其上市首日仍有25.65%的涨幅。 根据华大九天的发行公告,其可比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平均值为207.8倍。值得注意的是,其可比上市公司中,概伦电子的市盈率为561.66倍,拉高了整体的平均值。 华大九天的股吧里,股民纷纷表示拒绝申购市盈率如此“离谱”的新股,认为一定会破发。 不过,时代财经梳理数据发现,今年5月以来,沪深新股中,仅有3只出现首日破发,而此前被公认为高价发行的华海清科(688120.SH)、昱能科技(688348.SH)以及华盛锂电(688353.SH)均在上市首日有一定涨幅。 另外,从概伦电子的市盈率也可以看出市场对EDA企业的估值相对较高,在目前中国芯片急需打破“卡脖子”的局势下,相应上市公司也会得到更多关注。 概伦电子2023年底上市时的发行价为28.28元,首发市盈率高达575.28倍,相比之下,华大九天的首发市盈率并不算“离谱”。而概伦电子上市首日涨幅达51.03%,截至7月25日的收盘价相对发行价也仍有11.67%的涨幅。 市场给予如此高估值,原因除了EDA带来的行业溢价之外,几个重量级伙伴积极参与战略配售也为华大九天增加了不少光环。 根据华大九天发行公告,此次参与其战略配售的企业有中芯国际(688981.SH)旗下投资公司、韦尔股份(603501.SH)、普冉股份(688766.SH)、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公司以及中国联通(600050.SH)旗下投资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以及国家级大型投资基金。

    国产EDA,到底能不能打破海外三巨头垄断?

    电子设计自动化(以下简称EDA)软件工具行业,正成为中国寻求解决芯片产业链短板问题的重要突围领域。

    这个行业全球市场规模不足百亿美元,净利润率低于15%,却能动5000亿美元半导体产业链,被中国的先行者们视为一个重大机遇。

    2023年3月,EDA巨头Synopsys(新思 科技 )中国区担任副总经理的王礼宾,在EDA行业工作20年后决定辞职,创立国产EDA公司“芯华章”,担任公司创始人、兼CEO。

    他表示,从Synopsys离职创业有两个原因:

    一是看到国家大力支持EDA行业的“国产替代”,他对EDA技术未来前景十分看好;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他认为有过去20年的产业上下游经验和市场关系,对客户的想法、需求有所了解,这些契机都能帮助芯华章实现商业化。

    与王礼宾有相似创业经历的还有概伦电子刘志宏,芯禾 科技 联合创始人代文亮,以及博达微创始人兼CEO李严峰,三人都曾在EDA三巨头之一的Cadence(楷登电子)担任过重要职位,而后辞职创立国产EDA公司。

    去年10月16日,在获得引导资金支持后,王礼宾创立的“芯华章”宣布获亿元Pre-A轮融资;11月9日芯华章再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12月9日完成超2亿元的A轮融资,间隔均不足一个月。三轮共引入云晖、真格、高榕、高瓴、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中芯聚源、松禾等多个知名基金。

    除芯华章外,很多国产EDA公司今年都已“扎堆”筹集到了资金。2023年4月,概伦电子宣布已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9月,国微集团旗下的“国微思尔芯”宣布完成数亿元融资,投方包括国际大基金下设的芯鑫融资租赁、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

    资本升温并非偶然。

    时间回溯到2023年5月,美国商务部称全面限制华为采购美国软件和技术生产的半导体零部件。受此影响,EDA三巨头与华为的合作先后终止。

    海外EDA三巨头指的是Synopsys、Cadence、Mentor(西门子旗下)三家美国公司,他们占据全球超64%的EDA市场份额。

    EDA工具是芯片IC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也是集成电路设计最上游、壁垒最高的部分。涵盖了集成电路设计、布线、验证和仿真等所有流程。利用其可连接成极其复杂的电路图,从而制造出强大的CPU、GPU芯片。

    在AI、边缘计算等复杂技术不断演进的背景下,百亿规模的EDA行业正成为撬动5000亿美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基石”,EDA也被行业内称为“芯片之母”。

    因此,华为与三巨头终止合作意味着,芯片将没有与之匹配的先进制程国产EDA软件工具,海思则就造不出下一代“麒麟芯”。东兴证券在报告中形容 EDA是“美国限制华为的封喉之剑”,凸显了该技术的重要性。

    在中国芯片制造生态急需“补课”的大背景下,一场充满机遇与冒险的 游戏 已悄然开始。

    国产EDA行业现状:技术发展缓慢、人才紧缺、无法形成全链条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EDA市场规模约为5.4亿,仅占全球规模102.5亿美元的5.3%。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产销市场,EDA三巨头的产品在国内占了85%以上的市场份额(实际接近90%),国产EDA软件产销占比仅不足10%。

    目前国内EDA软件公司主要有华大九天、国微集团、芯华章、博达微电子、芯禾 科技 、概伦电子等,数量和规模都十分稀少。

    背后的原因,主要是EDA行业的技术门槛高,成本弹性大,产业高度集中,导致国产技术发展缓慢,人才紧缺,无法形成全链条EDA工具,从而形成如今中国IC设计行业越来越离不开EDA三巨头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从EDA行业发展来看,中国也曾经历过鼎盛时期。

    冷战期间,中国EDA软件技术被“巴统”禁运的压力下,1986年成功研制出中国首个自有的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熊猫系统”(熊猫IC CAD系统),并在1993年全面问世。

    这标志着中国在研制EDA系统方面实现“零”的突破,打破了外国对中国的EDA工具封锁,并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熊猫系统一经发布,便在市场中引起较大反响。由于价格仅为同类产品的1/10,导致美国芯片厂商也一度选择“熊猫系统”。

    不过,随着“巴统”解散、禁运解除,1995年,海外EDA三巨头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便以技术成熟、价格便宜、免费赠送、多方合作等策略,快速收割市场份额。加上中国开始积极推动WTO全球化,“造不如买”的策略使得国产EDA陷入了长达十三年的沉寂。

    尽管国家2008年启动“核高基”重大专项计划,华大九天、芯愿景等第一批国产EDA企业相继成立并被重点扶持。但EDA是一个投入周期长、利润率低的高技术型产业,中国缺乏长期资金、人才和产业链支持,国产EDA发展依旧步履艰难。

    举个例子,过去十年间,华大九天在研发投入方面所投资金只有不足5亿元人民币。而海外EDA三巨头则高歌猛进,仅2023年Synopsys研发投入高达10.8亿美元,Cadence约为8.7亿美元,两家累计所投研发资金超127亿元人民币,差距十分悬殊。

    收购层面,在数字EDA领域三巨头收购上百家公司,获得了SoC设计主流程的数百个EDA工具。

    而在中国,由于EDA产业起步晚,“造不如买”理念中错失了在激烈竞争中以战养战的机会。尽管在模拟IC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在数字EDA方面却几乎为零。

    目前,国内的EDA工具很分散,提供不了全套的工具链,而国际EDA公司提供给芯片企业的一般都是全套工具。

    接受采访的芯片下游厂商负责人称, 未来十年内三巨头的EDA工具依然将占据市场主流,国内EDA技术将无法跟上“替代”。

    事实上,由于目前国产EDA相比美国EDA整体仍有较大差距,加上新EDA、新IP、新工艺及PDK,互相促进、互为一体,原来的客户很难轻易更换EDA软件。

    因此,很多企业家所幻想的国产EDA未来,变成了“泡沫赌注”。

    也有业内人士直言,在国际形式波谲云诡、变化莫测下,部分国产EDA企业浑水摸鱼,存在一定的市场泡沫。

    2023年5月19日,上交所受理了芯愿景(公司全称为北京芯愿景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这标志着国产EDA企业打响了冲锋科创板第一枪。

    不过历时227天后,去年12月31日,芯愿景科创板IPO终止审核,背后原因或与其拖欠的557万发票还未完全归还有关。此外,该公司核心技术存在争议,退出参股公司投资后仍参与股东大会的行为,或涉嫌信披违规等问题,都影响了该公司上市进程。

    芯愿景丁柯博士回应称,在本次终止审核之后,该公司暂时没有计划再重启科创板上市。

    “在EDA行业最为核心的就是知识产权,但国内EDA公司都不太注意。如果不注意就会踩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司都会和三巨头来合作,那么,纯国产EDA就无从谈起。”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此外,在人才方面,中国与三巨头差距悬殊。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约有1500名EDA软件开发工程师,其中约有1200人在国际EDA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工作,真正为本土EDA做研发的人员只有300人左右。相比之下,Synopsys公司一家就有7000多名研发人员,其中有5000多人从事EDA的研发,行业核心人才大都在三巨头处工作。

    国微集团联席兼总裁帅红宇指出,中国高校至今几乎没有EDA相关培养方向及开设EDA相关课程,而且2010年后国内几乎完全没有相关领域的论文发表,集成电路行业对口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行业的仅占1/3,对EDA有了解和兴趣者更是寥寥。

    他强调,中国EDA人才紧缺背后主要原因是集成电路的“产学研”策略没跟上,这是行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国产EDA的未来机遇:8寸市场需求、国产替代下的弯道超车机会、新思的支持

    “尽管EDA市场份额由三巨头占领,但国产EDA必须要有,而且会有所发展。”有多位行业分析师。

    事实上,方正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尽管在模拟/数模混合/数字芯片EDA领域,以及全流程设计平台上,EDA工具都被国际企业所垄断,但国产EDA机会更多在以点工具为突破口,由点及面逐步发展。

    在MEMS(8寸)晶圆短缺、需求旺盛已成行业共识的情况下,国产EDA正面临着新的机遇。

    上海国微思尔芯副总裁Ying(陈英仁),目前 汽车 电子、FPGA、驱动芯片、指纹辨识、电源管理、MOSFET、微控制器(MCU)等领域的非先进(中低端)芯片需求强劲,下游8寸晶圆制造技术已十分成熟,已呈现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这块市场潜力巨大,是国产EDA工具核心发力点。

    “随着AI、5G、工业互联网、 汽车 电子、等领域的兴旺,提出了很多特色鲜明的、尚未被EDA工具满足的IC设计需求,这恰是国内EDA工具厂商的新机会。”

    思尔芯是原型验证及仿真系统领域的本土EDA公司,在2023年10月被国微集团所收购,并将“思尔芯”更名为“国微思尔芯”。

    陈英仁强调,尽管在先进制程IC设计方面,依旧是EDA三巨头做主导,但国产EDA势在必行。尤其在40nm、28nm制程工艺上,中国企业也已经或将很快掌握。“思尔芯在做的功能验证是属于前端,相对的与制程工艺独立。尤其在快速原型验证,思尔芯有着17年的积累,媲美EDA三巨头。”

    这同样也是国产替代下,中国企业寻求的弯道超车机会。

    王礼宾表示,目前在人工智能、云技术上,国产EDA可以站在当今 科技 发展的高技术起点上,对EDA软硬件框架和算法做创新、融合、重构。他认为,三巨头垄断下很难长期创新,而国产EDA企业处于“轻装上阵”状态,超越世界巨头是“完全有可能的”。

    为了应对国际形势以及EDA巨头的挑战,国内企业也不断动作频频。

    2023年,全球电子设计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DAC大会上,华大九天、广立微、概伦电子、芯禾 科技 四家中国EDA厂商联袂出场,推出多个EDA产品,向世界展示了EDA领域的中国力量。

    同年底,概伦电子则收购博达微,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而蓝海微力求寻找小众客户群体,避开红海,寻找蓝海。

    此外,巨头们还在加大对中国的布局,不断推进本土化、“产学研”支持,通过支持国产EDA,形成更多考量。

    1994年,Synopsys在人民大会堂向清华大学捐赠了20套Design Compiler软件,总价值约500万美元。随后该公司和清华成立了“清华大学——新思 科技 高层次电子设计中心”,开始推动中国EDA人才的培养。

    2023年和2023年,Synopsys分别成立了芯思原和全芯智造两家合资公司,前者意在加强芯片IP领域的本土合作,助力本土晶圆厂和设计企业实现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后者旨在加强制造类EDA领域的本土合作,带动国内技术能力。

    Synopsys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葛群,无论是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还是资本合作,新思所做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解决中国芯片产业的痛点。这一点,新思和其他国内EDA公司的初心一致。

    葛群强调,在中国数字 社会 转型之际,新思以面向未来的新一代EDA根技术赋能更多 科技 应用的落地,推动整个芯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EDA行业需要打通内外循环,整个产业链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从目前来看,这场EDA“国产替代”之战似乎会一直持续下去。


    来自(凤凰 科技 频道)

    国内eda上市公司龙头股

    国内eda上市公司的龙头股目前有爱建集团、华润微、紫光国徽、申通地铁、台基股份。
    1、 EDA上市公司
    首先,EDA主要是指电子设计自动化。电子设计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完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芯片的功能设计、综合、验证、物理设计(包括布图、布线、布图、设计规则校核等过程的设计。而eda公司是指主要就计算机科技而成立的公司。在国外eda公司早已发展,全球EDA行业形成了三大巨头垄断的格局。EDA的全球市场份额的70%由EDA三巨头Synopsys、Cadence和Siemens的Mentor Graphics所占据。该技术在国外较为成熟。与国外相比国内较显逊色,但我国的EDA企业沉积已久,本土EDA企业蓄势待发。正在逐步形成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上市公司。
    2、 国内eda公司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投资于EDA产业的研发。2008年,国内从事EDA研究的公司有华大电子、华天中汇、圣景微、技业思等。经过十年的发展,华大九天、芯禾科技、广立微电子、博达微科技、概伦电子、蓝海微科技、等企业从国内EDA中脱颖而出。其中,华大九天已经成为全球唯一的可以提供全流程fpd设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拥有了大部分知名板块的市场份额。
    拓展资料
    1、 龙头股
    龙头股是指股票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对同行业其他股票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股票。其涨跌往往对同行业其他个股的涨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龙头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位置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股票主要能够成为龙头股是因为它的任何有关股票的信息变动都能立即反映在其价格中。
    2、 如何选龙头股
    对于龙头股的选择我们要灵活变动,要结合股盘变动周期。我们要选择龙头股个股不高的,一般不要超过十元,只有这种低价股才会有更多普通大众选择。在选择时,我们要抓准时机,做好基本分析。

    上一篇:拉萨营业部买入第二天砸盘

    下一篇:基金当天3点前买入净值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