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京东二季度获利百亿,其投资领域遍布哪些行业呢? 京东Q2财报出炉!从数据读懂京东世界500强的底气 京东发Q2财报 虎牙斗鱼开始评估合并 美国欲断华为外购芯片方案_百度... 一图览尽互联网巨头的Q2财报 京东四季度营收超预期 净营收1348亿元人民币 京东集团: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2759亿元,同比增长23%
京东二季度获利百亿,其投资领域遍布哪些行业呢?
根据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京东实现营收2011亿元,同比增长33.8%,这一增速创下京东近10个季度以来新高,首次实现单季净收入超2000亿元人民币。上半年,京东实现营收3473亿元,同比增长28%。另一个电商行业的重要数字年度活跃购买用户,京东净增3000万,首次突破4亿同比上涨29.9%。京东还在财报中大量披露了近期的投资和收购数据,包括京东物流、京东数科、京东健康等子公司的发展情况;同时,京东在近期围绕零售、物流、企服等领域的大量投入,对利润和主营业务有所贡献。 归结起来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外投资
除了像工业品 这种即将上市的业务外,京东还围绕零售、物流、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收购并收到回报:财报数据显示,第二季度京东净利润中“其他净收益”达80亿元。
二、零售方面投资
京东投资主要以介入线下场景为主,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收购江苏五星54%的股权 ,5月,京东宣布与国美完成了1亿美元可转债认购,随后双方开启总计300亿元的联合采购计划;除此以外,京东还连续战略投资迪信通、联想来酷等线下3C相关企业。
三、物流方面,服务行业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跨越速运创建于2007年,于2023年5月、2023年5月完成A轮、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钟鼎创投、天壹资本。
四、其他投资
8月初,京东完成对工业用品供应链电商公司工品汇的收购,工品汇将作为京东工业品的子品牌,面向次终端零售门店提供MRO(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服务。资料显示,工品汇已累计覆盖全国10 万家零售门店。
京东Q2财报出炉!从数据读懂京东世界500强的底气
8月17日,京东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活跃用户破四亿,单季度净收入超2000亿。受益于国内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京东实现了疫情之下新突破,亮眼的成绩不仅为国内经济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也展现了世界500强企业的内在动能和强大底气。
增速达新高,二次上市开启京东2.0
纵观京东Q2财报,几个数据备受业内关注。首先,京东创先两年内的增速新高,单季度净收入2011亿元(约285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净服务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36.4%,不仅突破了京东10个季度以来的增长幅度,更是创下了中国零售与互联网行业单季度收入的记录。可以说,京东的成绩从侧面体现了疫情之下国内消费能力的逐步恢复,也体现了硬核产品与服务在用户层面仍具有强大竞争力。
其次,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4.174亿,单季度新增3000万,同比增长29.9%,创下11个季度新高。618期间,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超2692亿元,先后有187个品牌在京东平台上实现了下单金额破亿,国内用户的消费动能被充分点燃。京东零售子集团CEO徐雷接受电话访问时表示,京东还有很多的用户增长空间,供应链、服务和商业模式作为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将继续赋能企业,带给京东新的增长。
自联交所主板二次上市,京东已然进入2.0发展时代。5月,京东正式确立了"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的全新使命,在"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的定位之上更进一步,以一往无前的发展态势向商业帝国进军。零售、数字 科技 、物流、技术服务、 健康 、保险、产发、智联云和海外等领域高效联动之下,京东跃居世界500强排行榜第102位,稳居中国零售及互联网行业第一、全球互联网行业第三。
底气十足,携手合作品牌加速成长
回看今年上半年,京东在复工复产领域动作频频。在消费领域,京东不仅联动完成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消费券排放工作,刺激了国内用户线上线下消费热情,还成为国内外品牌的最大增量场。截至2023年6月30日,1137个品牌在京东平台下单金额过亿元,美的、小米、海尔、联想、格力、vivo、惠普等11个品牌下单金额破百亿元。在这一千多个"亿元户"中,中国品牌占到八成,近三成的"亿元户"实现了下单金额同比增长翻番。
与此同时,京东C2M稳步推进,助力生产链下游商家稳步增长。4月份,京喜推出产业带厂直优品计划,为大量工厂型、农产型、外贸型商家搭建高效的线上销售系统;6月,京喜再次加码对外贸商家的帮扶力度,投入价值20亿资源,帮助10万家外贸企业搭建转内销通道,精准对接国内消费需求。
此外,京东推出"绿色通道"、"移动菜篮子"等多项助农服务,保证民生供应的同时,解决农户滞产滞销的根本问题;针对湖北商家,京东推出多项政策,提供流量扶持、服务费减免,与商家一道共度难关;复工复产方面,京东今年二季度新增2万个就业岗位,成为中国互联网及零售行业名副其实的就业"稳定器"。
外圣内王,京东加速背后的"增量引擎"
纵观京东的发展脉络,一语以概之,外圣而内王。
外圣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前,京东建立起横跨零售、数字 科技 、物流、技术服务、 健康 、保险、产发、智联云和海外等领域的商业巨轮,今年更是先后控股五星电器、工品汇、跨越速运,并与国美零售、快手、携程等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同时,京东同超过91%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达成合作,实现强强联手之下的合作共赢。可以说,京东已然成为国内国外双循环的强大动能。
内王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一直注重自身 科技 发展和技术进步。今年上半年,京东技术研发投入达到75.4亿元,连续多个季度成为中国企业中对技术投入最多的公司之一。疫情期间,京东无人机、"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仓,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为防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与支撑。京东宣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75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约1800万平方米,近日更是宣布全面启动"时效大提速"计划,强化公铁空一体化网络能力。
总的来说,京东Q2财报亮点颇多。成绩背后,一方面源于后疫情时代,国内经济平稳复苏,用户消费意愿不断增强,更是由于京东全面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和以技术为基础的底气和实力。可以想见,随着国内外经济转好,京东势必能为市场带来更多新的惊喜。
京东发Q2财报 虎牙斗鱼开始评估合并 美国欲断华为外购芯片方案_百度...
美国商务部收紧禁令 意欲阻断华为外购芯片方案
据cnBeta援引路透社报道,据知情官员透露,特朗普将进一步收紧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限制,旨在打击其获得商用芯片的行为。美国商务部的本次行动将扩大5月份宣布的限制措施,旨在防止这家中国电信巨头在没有特别许可的情况下获得半导体供应 - 包括外国公司制造的使用美国软件或技术开发或生产的芯片。
消息人士称,还将把华为在21个国家的38家关联公司加入美国的制裁清单,这让此类关联公司总数增至152家,包括华为在北京、、巴黎、柏林和墨西哥城设立的单位。新的行动将立即生效,目的是拦阻华为规避美国出口管制的尝试。
一项单独的新规则将规定,当名单上像华为这样的公司 "作为购买者、中间收货人、最终收货人或最终用户"时,经济黑名单上的所有公司都需要获得许可证。
美国商务部还在实体名单上单独增加了四个华为设备组装厂的地址,"这样就不会有人不知不觉地将物品转移到这些地点"。同时,美国不会再延长周五到期的华为设备用户和电信供应商的临时通用许可证,所有受影响的当事人现在必须为之前由临时许可证授权的交易转为提交许可证申请。
美国现有的限制措施已经对华为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供应商已经对5月份的限制措施采取了行动,这些限制措施要到9月15日才会完全生效。
8月8日,财新报道称,由于美国对华为供应商的压力,华为将在下个月停止生产旗舰产品麒麟芯片组。
京东发布二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33.8% 净利润164亿元
据网易报道,昨日晚些时候,京东发布二季度财报,营收2011亿元,市场预估1907.41亿元,同比增长33.8%;净利润164亿元,去年同期为6亿元。京东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净收入2011亿元人民币(约285亿美元),同比增长33.8%,这一增速也创下京东近10个季度以来的新高,并首次实现单季净收入超2000亿元人民币。
根据财报,京东二季度营业利润50亿元,去年同期为23亿元。此外京东在达达上市中获得收益41亿元,此外在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上获利67亿元。受此影响,京东二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大幅增长。
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4.174亿,单季度新增3000万,同比29.9%的增速也创下近11个季度以来的新高。2023年6月,京东移动端日均活跃用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40%。
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东集团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员工数已突破了28万人(其中上市公司部分除兼职人员以及实习生外约有24万名员工)。
第二季度,在持续的技术投入下,京东集团的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库存周转天数降至34.8天,创下公司近5年来的新低,继续引领全行业提升供应链效率。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京东坚定地发挥在供应链和技术上的独特优势,为我们的消费者提供稳定的日常必需品供应以及不间断的物流服务。面对变化的经济环境,京东不断深挖自身生态体系,创造就业机会以回馈 社会 ,与业务合作伙伴共渡难关、共同成长。”京东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表示,“我对京东员工和业务合作伙伴深表感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京东集团第二季度业绩稳健且实现了收入的加速增长。丰富的产品供给和优质的服务体验持续为平台吸引大量新用户。”
虎牙斗鱼开始评估腾讯的合并提议
据新浪网报道,虎牙直播昨日晚些时候宣布,已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对上周收到的、由腾讯提出的合并建议进行评估。虎牙8月10日曾宣布,该公司董事会已收到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于2023年8月10日发出的不具约束力的初步建议书,建议虎牙与斗鱼公司(Nasdaq:DOYU)以换股的方式进行合并。
虎牙今日宣布,该特别委员会由两名独立董事组成,分别为Hongqiang Zhao和Tsang Wah Kwong。另外,该特别委员会还聘请了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Citigroup Global Markets)作为其独立财务顾问,聘请Skadden, Arps, Slate, Meagher & Flom LLP作为其美国法律顾问,以帮助评估该提议。
与此同时,斗鱼今日也宣布,已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对该合并建议进行评估。该特别委员会成员由独立董事Zhaoming Chen、Xi Cao、Xuehai Wang和Zhi Yan组成。
此外,该特别委员会还聘请了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Morgan Stanley Asia Limited)作为其财务顾问,聘请Davis Polk & Wardwell LLP担任其美国法律顾问,以帮助评估该提议。
根据两家公司大股东腾讯的提议,斗鱼的股东将获得约定数量的虎牙新发行的A类普通股,以换取他们各自的斗鱼股份。其结果是虎牙或其附属公司将收购斗鱼每股已发行普通股(包括美国存托股代表的普通股)。
虎牙和斗鱼两家公司的董事会同时提醒其股东,以及其他考虑交易其证券的投资者,他们尚未就公司对这项提议的反应做出任何决定,不能保证会接到任何最终报价,不能保证会执行任何协议,也不能保证这笔或任何其他交易会得到批准或完成。
台积电回应大陆企业高薪挖走100多位员工
据快 科技 报道,有报道称台积电过去一年中有100多位员工跳槽到了位于大陆的半导体公司。据报道,这些员工跳槽主要是被国内公司的高薪吸引,为此不少公司开出了极为丰厚的薪水,是任职台积电时期的2倍甚至2.5倍多。
被点名的主要是泉芯集成电路制造(济南)有限公司(QXIC)、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HSMC)两家公司,都是2023年才成立的,目前正在研发14/12nm级别的制造工艺。
这两家公司据悉各自挖走了50多名台积电员工,其中不乏资深工程师,希望在2025年之前搞定先进工艺。
对于100多名员工跳槽,台积电公司日前也透过媒体发声,强调员工是公司的重要资产,近年来公司的离职率一直低于5%,未来也会努力留住人才,同时也会重视人才培训,给员工提供更具挑战性及长期性的职业发展生涯。
从台积电的表态来看,并没有对员工跳槽一事发表太过激烈的评论,估计原因也跟14nm工艺在台积电已经不是先进工艺有关。
涨至13个月来新高
据新浪网报道,昨日,延续涨势,跃升至一年多来的最高水平。自今年3月底部以来,价格已上涨逾两倍。一度上涨4.4%,至12424美元,为2023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个全球最大今年已经飙升超过70%,成为表现最强劲的资产之一。
全球各国央行大幅下跌利率和大规模购买计划提振了对这种的需求。
由于供应受限,被一些投资者视为一种对冲通胀的手段。
传LG电视退出全国家电卖场 转为线上销售
据ZNDS消息,LG电视将陆续退出国内家电卖场转而以线上销售为主。报道称,在全国范围内,LG专柜所有的促销全部劝退,而且予以经济补偿。根据每个人工龄的不同,补偿数额大约在3-10万人民币之间。该报道还表示,退出苏宁和国美家电卖场,每年将为LG电视业务节省几千万人民币。
早在今年4月份就有网友发帖称“跑了国美、苏宁几个比较大的店,发现LG专柜全部撤出了,给LG官方电话,客服根本就不清楚还有没实体专柜,只告知想买产品去LG在线商城!”另有网友称,LG确实退了,“我们这马上赔钱了都”。
针对此事,ZNDS随即咨询了LG官方客服,问及“LG电视是否已从国美、苏宁撤了”,但客服表示“尚未接到通知”。
传苹果A14X Bionic性能相比A14几近翻倍 与酷睿i9-9880H相当
据cnBeta报道,近日,YouTube 科技 博主 @LukeMiani 在 Twitter 上分享了一些泄露数据,强调了 A14X Bionic 芯片的性能提升,称之几乎可与英特尔酷睿 i9-9880H(功能强大的八核芯片)一战。
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苹果需要为 16 英寸 MacBook Pro 笔记本配备硕大的散热模组,以保障英特尔酷睿 i9-9880H 处理器的性能。相比之下,A14X 的能效表现更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 2023 款 iPad Pro 上采用的 A12X Bionic 芯片,其在某些基准测试项目上的表现,就已经与搭载英特尔六核处理器的 15 英寸 MacBook Pro 相当。
所以得益于芯片制程工艺的提升,Luke Miani 对 A14X Bionic 的爆料,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
与此同时,面向即将到来的 iPhone 12 系列智能机的 A14(不带 X 尾缀)芯片,其速度仅比 A12X Bionic 略慢一些。尽管早前的爆料称,新芯片会更快一些。
无论怎样,此类轻薄设备的性能水平,在几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随着 A14 / A14X Bionic 芯片的正式发布,市场或面临着更加热闹的激烈竞争。
一图览尽互联网巨头的Q2财报
作者 | 陈骏佼
来源 | 数据观
编辑 | 蒲蒲
全文共计847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随着,各大互联网公司的2023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公布,“你方唱罢我登场”早已展现。本季度,得益于中国零售市场、饿了么和阿里云收入,阿里巴巴的第二季度收入依然可观,阿里在数字媒体、 娱乐 业务板块的亏损同比收窄9亿元,显示出在文娱板块阿里具有成效的“降本”对策……
腾讯 在金融 科技 方面发展有所成效,社交板块依然是“坐稳山头”,但是在 游戏 方面,“一家独大”的趋势有所下降。
在 游戏 板块, 网易 率领《荒野行动》《第五人格》等挤进各大销售榜,随后《明日之后》《量子特工》和《激动都市阿尔法》也将陆续登陆日本和美国市场。网易不仅要持续展开对 游戏 电竞的布局,第二季度网易的电商(如考拉、严选)也呈现出了平稳增长的趋势;在创新业务板块,网易的明星业务“云音乐”在用户和商业化上都有重大突破,在线教育板块多年的经验,也使得其平台稳步成长。
第二季度, 京东 凭借着“618全球年中购物节”创单季收入新高,不仅如此,京东在收入、利润流等板块的业绩指标全都凸显出强劲的增长势态。
美团CEO王兴表示, “本季度,美团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首次实现公司整体盈利,这得益于我们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品牌渗透率不断提升,带动多个服务品类的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交易用户、活跃商家持续稳定增长,这也是美团的最佳亮点,美团自LOGO换成黄色后,更是“奋勇向前”将带动消费市场不断发展作为目标……
其他家财务状况如何?一览图解你就知道。
- END -
AI防欺诈: 一场“敌暗我明”的猫鼠 游戏
贵阳市副市长徐昊: 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的范式变革 印度企业被曝用 真人 假冒AI编程,人工智能=“智能”的人工?
,人工智能,
行业相关资讯 ,干货,
报告等,可搜索
数据观 微信 公众号
进入查看。
数据观
微博:数据观官微
京东四季度营收超预期 净营收1348亿元人民币
东方财富网28日讯,京东周四美股盘前公布的财报显示,京东2023财年第四季度调整后每ADS收益0.51元人民币,市场预估亏损0.20元人民币。第四季度净营收1348亿元人民币,市场预估1324.7亿元人民币。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2个月,京东活跃账户从2.925亿增加至3.053亿。第四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4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9.09亿元。第四季度线上直销收入1202亿元,去年同期1001亿元。2023财年度线上直销收入4161亿元,去年同期3318亿元。2023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活跃账户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2%和20%。
报告显示,2023年,京东集团用于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达到了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82.6%。2023年,京东的专利申请量超过3407件。
京东预计第一季度营收1180亿元人民币至1220亿元人民币。
“2023年第四季度,京东在核心品类的销售收入增速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刘强东先生表示,“京东在技术上的投入提升了用户体验,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随着京东推进‘无界零售’战略,我们将致力于优化公司各项业务的资源,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表示,这个季度我们完成了我们上限的业绩,增长达到预期。尽管现在消费者在电子产品品类当中消费相对降低。2023年我们第四季度的活跃用户数增长达到了22.4%。应该说在2023年第四季度相比2023年第四季度更加强健。
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黄宣德表示,总体上看,第四季度收入和利润表现稳健,体现出京东很好地平衡了当下财务收入与未来发展投资的需求,“尤为重要的是,核心业务京东商城利润率不断攀升”。
【财报详解】
京东集团2023全年GMV近1.7万亿元人民币
北京时间2月28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2023年全年GMV近1.7万亿元人民币;2023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1348亿元人民币(约196亿美元),连续5个季度单季收入破千亿元人民币,2023年全年净收入为4620亿元人民币(约672亿美元);随着零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开放,2023年全年净服务收入为459亿元人民币(约67亿美元),同比增长50.5%,占整体净收入比例约10%;2023年第四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7.499亿元人民币(约1.091亿美元),实现连续12个季度的盈利,2023年全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35亿元人民币(约5亿美元)。
京东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包含零售、物流、技术、物流地产、保险以及海外等九大业务板块的综合零售平台和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京东在全国运营超过550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共有超过21万个签约商家,超过17.8万名正式员工,带动间接就业超过千万。京东集团以高质量的增长,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促进就业,助力消费平稳增长,不断践行自己的 社会 责任。
尽管面临中国市场消费增速放缓的不利因素,但是京东凭借着出色的基础设施、服务和体验,在核心品类上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强劲增长态势。作为京东集团核心业务的京东商城,2023年全年的经营利润率为1.6%,达到 历史 最好盈利水平。
“2023年第四季度,京东在核心品类的销售收入增速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先生表示,“京东在技术上的投入提升了用户体验,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随着京东推进‘无界零售’战略,我们将致力于优化公司各项业务的资源,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全年GMV近1.7万亿元人民币 持续拉动中国消费市场成长
2023年,国内零售市场继续呈现增速放缓的态势,国家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0%,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4%。作为高质量消费的代表,京东的整体零售业务以及各品类业务始终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京东集团2023年全年的GMV接近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继续领跑国内零售市场。
京东集团在《财富》2023年世界500强中排名181位,位居全球六大互联网公司中第三,仅次于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2023年,京东集团全年净收入达到4620亿元人民币,也将再次提升在全球大型企业榜单中的排名。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京东第三方平台签约商家数量超过21万个,共有超过17.8万名正式员工,较去年同期新增了超过2万名正式员工,此外,京东还间接拉动就业人数超过千万。
2023年10月,京东集团在《福布斯》公布的“2023年全球最佳雇主榜”上的排名提升到第131名,较2023年的第251名大幅上升,同时,京东在这一榜单上的排名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
京东的成长根植于中国市场,京东的发展也将始终服务于中国经济。京东将以高质量的增长,持续为中国消费市场催生创造新的需求,促进形成更有活力的国内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在“无界零售”的目标下,2023年11.11全球好物节期间,京东不仅拉动超过60万家线下店参与大促,更通过智能供应链等方式促进制造和流通产业升级,降低 社会 物流成本,增强国内市场的供给能力,帮助众多品牌提振消费质量。
2023年,京东以大量的实践将电商扶贫模式升级到3.0版本,通过“六大助力”积极参与国家扶贫及乡村振兴战略。截至2023年底,京东上线贫困地区商品超300万种,实现销售额超500亿元,直接带动7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京东在2023年10月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合作,举办了第二届“蔚蓝地球可持续周”,在中国近50个城市开展旧衣服、旧电器回收等活动。截至2023年底,京东共计回收闲置物资近190万件。
规模越大、责任越大。京东致力于成为一家为 社会 创造最大价值的公司,不忘初心,积极履行企业 社会 责任,除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最具信赖感的消费体验,更在促进就业、提升行业运行效率、反哺实体经济等方面不断为 社会 做出贡献。
核心业务稳固 服务收入激增 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京东以技术创新推动供应链效率提升的核心竞争优势在2023年不断得到巩固。在“零售即服务”的战略方向下,京东集团也正在全力推进从“ 科技 零售”向“零售+零售 科技 ”的转型升级,从传统电商的粗放型增长转向更有质量的增长。
此前,京东商城升级为京东零售子集团,将在商业模式、生意链条和目标用户三方面有重大变化:商业模式上将从开放式货架向全零售形态转变;生意链条方面从“商品”向“商品+服务”转变;同时,作为综合性零售平台,将实现企业用户、家庭用户、男性用户,女性用户、高线城市人群和低线城市人等目标用户的全覆盖。
2023年,作为核心业务的京东商城经营利润率达到1.6%,较2023年、2023年和2023年的0.1%、0.9%和1.4%,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在京东零售业务的各品类中,3C及家电类产品收入在2023年依然高于国家公布的同类产品增速,京东在3C及家电品类的市场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在非电品类,京东在2023年的收入增速达到了42%,同样远高于行业同品类增速。
京东集团2023年第四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分别增长20%和22%,代表着消费者复购率和贡献率的显著提升,也体现出吸引他们在京东平台消费的主要动因正在从对正品行货的高度信赖,拓展到对精准便捷服务和体验的高度依赖。京东不仅覆盖了中国最大的中等收入消费群体,而且正在通过社交电商、渠道下沉等手段不断拓展用户群,为更多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服务。
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黄宣德先生表示,“京东商城作为集团的核心业务持续增长,利润率不断攀升。我们专注于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未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实现规模效益。”
2023年,京东在持续巩固在中国电商领域的物流网络优势的同时,也向 社会 全面开放物流网络。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京东在全国运营超过550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为1200万平方米。在2023年的11.11全球好物节期间,全国规模最大的京东机器人仓群投入使用,加之智慧系统、数字供应链的协同优化,京东物流仓配一体服务订单中超过90%实现了当日达和次日达,这其中不仅包含了爆发式增长的京东自营订单,还有大量使用京东物流仓配一体服务的商家订单。
在建设和开放零售基础设施的战略下,京东集团2023年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更是同比大幅增长了142%,由此带动了2023年全年净服务收入达到459亿元人民币(约67亿美元),同比增长50.5%,占整体净收入的比例接近10%,收入结构更加趋于均衡;2023年第四季度,京东集团的履约费用占净收入的比例为6.6%,较去年同期的7.2%,显示出运营效率的明显提升和持续稳固成长的动力。
2023年,金融市场变动剧烈,受到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波动的影响,京东集团2023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25亿元人民币(约4亿美元);此外,受国内消费环境特别是耐用品消费增长乏力的影响,京东集团全年净收入增速较此前有所放缓,但以其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最大收入规模的庞大体量,仍然保持了27.5%的增速。国际知名投行高盛公司在2023年四季度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京东目前面临的收入增速放缓主要是源于宏观环境的周期性疲软所导致的居民消费支出缩减,长期来看,这一现象将随着消费需求的恢复而消失。
全年技术投入达到121亿元人民币 持续创新打造未来成长动力
技术驱动已经成为京东赢得未来的核心举措,2023年,京东集团用于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达到了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82.6%。大量技术创新不仅全面优化了京东自身的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更开始对外开放服务,推动行业合作伙伴的共同成长。
通过引入全球顶尖的科学家,京东不断夯实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能力,在云计算、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IoT等领域实现研发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从而形成独特的软硬件一体的互联网技术体系。2023年,京东的专利申请量已超过3407件,进入到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第一阵营。随着NeuHub、智臻链、京鱼座等京东技术开放平台迅速成长,在满足自身应用的同时也有效帮助合作伙伴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3年11月,由京东自主研发的首款原生支线无人货运飞机正式完成首飞,目前,京东已经搭建起全流程的无人机研发、生产以及供应链管控体系。技术创新也正在推动京东智能物流终端设备走出国门,2023年1月,京东无人机在印尼西爪哇省完成了在中国以外地区的首次飞行;在随后的2月份,京东集团与日本乐天株式会社就提供末端配送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等智能物流设备以及配套解决方案达成合作协议。
在零售基础设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中,京东也通过智能供应链等方式,给制造业带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力。
打造无界零售生态 联手合作伙伴拓展中国市场
京东面对无界零售打造的生态已经愈发完整。领先的全球奢侈品 时尚 行业技术平台Farfetch Limited刚刚宣布和京东深化双方的战略合作,为奢侈品品牌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渠道。根据协议,京东的奢侈品电商平台Toplife将合并到Farfetch中国。此外,Farfetch将获得京东APP的一级入口,通过Farfetch覆盖超过1000个奢侈品品牌商和精品店伙伴的网络,让京东超过3亿活跃用户可以便捷选购超过3000个奢侈品品牌的商品。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教授表示:这一双赢的合作让我们在奢侈品领域汇集了全球和本地市场的最佳专业资源,这也是京东拓展全球 时尚 和奢侈品生态体系的核心步骤。
最近,京东与新加坡投资公司(GIC)合作共同成立了京东物流地产核心基金,京东承诺认缴该基金20%的份额并担任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和资产管理人。预计该基金未来管理的资产规模约109亿元人民币,基金将从京东收购部分现代化物流仓储基础设施且京东将继续租用这些基础设施,此次交易将帮助京东释放这些资产的价值,并将收回的资金用于京东未来的发展。
2023年第四季度,京东与中国最大的国际钟表零售商新宇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雷达、汉米尔顿、雪铁纳等全球知名钟表品牌也入驻京东平台;近期,美国纽约 时尚 轻奢品牌DKNY和韩国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知名高端护肤品牌雪花秀均开设了京东官方旗舰店。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京东生鲜超市7FRESH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多家门店。与此同时,将原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整合并入7FRESH,将旗下两大生鲜业务板块融为一体,实现了联动线上线下、支持多场景消费的“大生鲜”发展模式。
兼具京东品质购物基因及社交基因的京东拼购,已成为品质社交电商引领者,截至2023年底,京东拼购商家总数已达到13.5万家,覆盖了所有零售品类。
截至第四季度末,京东旗下合资企业达达-京东到家已经与超过10万家知名品牌旗下的门店达成合作,物流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全国超过450个城市。
目前,京东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包含零售、物流、技术、物流地产、保险以及海外等九大业务板块的综合零售平台和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
为了更加明确集团总部与业务单元的定位,京东集团正在全力推进组织架构向“小集团,大业务”的升级,把总部从管理型总部升级为战略型总部,将运营职能下沉,给予业务板块更多的授权,充分发挥组织活力,让各个业务板块能够更有意愿、更有条件地去自主经营,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面对2023,京东对自身和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将通过持续优化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对外开放输出服务、技术等基础设施资源,在中国经济成长中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环球网)
京东集团: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2759亿元,同比增长23%
36氪获悉,京东集团发布2023年慧袜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该季度京东营收2759亿元,同比增长23%,市场预期2749.39亿元;净亏神旅损52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243亿元;调整后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50%,市场预期调整后净利润25.61亿元。2023年全年营收9516亿元,同比增长27.6%。截至2023年12月31日,过去12个月的前瞎激活跃购买用户数约5.7亿,一年净增近1亿,新增用户中的70%来自于下沉市场。